2005/11/22 | Gussov(1954)油气差异聚集及改进
类别(学习札记) | 评论(1) | 阅读(138) | 发表于 10:20
Gussov(1954)油气差异聚集及改进

[A]油气二次运移通常包括油气在沿运移通道的若干圈闭中发生充注和溢出/渗漏,这其间如果第一个圈闭被油气注满达到溢出点,且有两种相态,这时只有石油会溢出并运移到下一个圈闭,溢出的油的气油比比第一个圈闭中的石油的总的气油比低。这些溢出的石油到达了深度较浅的下一个圈闭后,由于压力降低,石油中溶解的气会析出,又可以形成一个气顶。如此这样下去,一路上所有的圈闭里都有气顶。这使我们想起Gussov(1954)经典的油气差异聚集模型(见下图)。不过我们这里所讲会有所不同。

[B]"油气的差异聚集"描述了在一系列逐渐上倾的圈闭中,沿上倾方向从气藏到油气藏再到油藏的分布特征。如果石油被从下倾圈闭运移来的天然气排替,则这部分石油一定饱和了天然气。当这些石油运移到较浅的圈闭中时,这些天然气将从石油析出来而形成气顶,即在新的圈闭中形成既有液相又有气相的油气藏,而不是Gussow所认为那样只形成单一相态的油藏。
[C]另一方面,如果油气从圈闭的最高点溢出,则将只有气相溢出。当这些气相运移到上倾的储层中时,溶解在这些气相中的凝析油将可能析出而形成油柱。这样也将形成气液两相的油气藏。
因此这中间所发生的事可没那么简单!下图(源于Larter, 1991)向我们形象描述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来源的油气(中等气油比,如GOR=2000左右),仅因为不同的压力条件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油气藏:油藏(A,C)、气藏(E,F)、油\气藏(B,D)

源于:Trinity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227]
+随笔[68]
学习札记[67]
科研工具[44]
文献摘译[2]
程序语言[20]
网络技巧[26]
--[0]